夜校大讲堂
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曾身披戎装,保家卫国;如今褪下军装,却依然以军人的担当与热血,扎根乡土、服务群众。他们用行动诠释了“离队不离党”的忠诚,用汗水浇灌出乡村的希望之花。为引领更多的退役军人响应号召、扎根基层、建设家乡,《乡村振兴电视夜校》联合海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共同推出特别节目——“退役不褪色,军魂铸就振兴路”,并邀请4位退役军人讲述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如何在乡村振兴一线续写新时代的“老兵传奇”!
退役军人马坤荣:铁血丹心铸军魂 乡土沃野谱新篇
马坤荣曾是驻守三沙的武警战士。在艰苦环境中,他以抗风桐自勉,扎根南海。面对战士情绪低落的情况,他以擦拭主权碑、讲述三沙故事等方式激发爱国情怀,并带领战士提升实战技能,参与综合执法、抗击台风等任务,用行动诠释军人的使命。
转业后的马坤荣成为乐东黎族自治县九所镇镜湖村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长。初到镜湖村,他制定村规民约、组织村民学习,改善村风民风,还带领村民修路架桥、打造芬芳书院、建设湿地公园。他以军人作风融入工作,为助力乡村振兴展现出新时代退役军人的风采!
退役军人周克成:扎根乡村践初心 振兴路上显担当
2004年,周克成参军入伍,在部队成绩斐然。2023年,他成为白沙黎族自治县邦溪镇南班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因地制宜探索“党建+文旅+企业联动”模式,组织特色活动带动增收;热衷公益,感化厌学孩子;积极解决民生问题,让南班村获得多项荣誉。
周克成以军人坚毅和党员初心投入乡村振兴,把村民小事当大事。征地修路时以真心换民心,20天贯通生产路。他重视教育,组织志愿者开设暑期托管班。他用行动让南班村焕发生机,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缩影,和众多“兵支书”一起书写乡村振兴篇章。
退役军人林发红:扎根基层 绘就福耀社区幸福画卷
曾在广东深圳服役的林发红始终有一颗想要改变家乡的心,退役后的他毅然舍弃事业投身基层。在担任东方市八所镇福耀社区党支部书记期间,林发红凭借军人意志和家乡情怀,带头推进殡葬改革,整治人居环境,让“废品收购村”华丽转身“全国文明村镇”。
林发红利用福耀社区区位优势,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盘活闲置资源,发展农贸市场、驾校场地出租、福耀商城等产业,建设福耀广场丰富居民生活。如今社区集体经济壮大,居民收入提高,获得众多荣誉,林发红退伍不褪色,持续带领社区向好发展。
退役军人李林冲:自贸港果香里的军人担当
因关注食品安全,李林冲放弃了“铁饭碗”,毅然投身水果行业,立志为孩子和孕妇提供安全健康的水果。为此,他和团队两年跑了近20万公里调研果园,发现大量使用化学药剂现象后,更坚定“源头控”理念。
五年来,李林冲的诚合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取得显著成果,建立五项极致品控体系,成为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官方供应商,产品获航司订单,带动上千人就业。未来,他将让全球消费者品尝到健康安全的水果。
2025年海南乡村振兴・返乡青年创业培育计划项目启动仪式暨创业培训首期开班仪式圆满举行
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的关键阶段,为加速自贸港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2025年7月24日,“海南乡村振兴·返乡青年创业培育计划”在海南开放大学正式启动。该项目由海南省农业农村厅主办、海南开放大学承办,旨在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乡村青年人才,通过系统化创业培训为乡村振兴注入创新动能。
据了解,本次培育计划为期三个月,围绕乡村振兴重点领域设置“乡村旅游与民宿经营”“特色种养技术应用”“农产品电商直播”三大专题模块,采用“理论+实践”“课堂+基地”“线上+线下”的多元化培育模式。首批100名学员将通过系统化的课程学习和实操训练,全面提升现代农业经营理念、掌握实用技能,为返乡创业奠定坚实基础。
版权所有©海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主办:海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办公室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联系电话:0898-65237257;0898-68660501(信访);0898-65230787(光荣牌悬挂服务监督电话)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497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67 琼ICP备2021000482号